《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多措并举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吴秋怡 ·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许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永刚 2025-07-28
字体大小 A- A+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吴秋怡、许飞、李永刚的文章《多措并举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文章提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2025年外资流动最新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引资稳资面临的多维挑战与战略机遇。研究发现,受地缘政治风险、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面临外资回流、投资生产收缩等多方挑战。然而,高端产业创新能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超大规模市场基础扎实等,也为引资稳资带来机遇。建议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高端产业外商投资的确定性,依托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引资优势,借助供需双侧协同增强外资企业在华粘性,助推构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摘要如下:

一、当前我国引资稳资的多维挑战与战略机遇

(一)引资稳资面临挑战

一是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外商投资信心。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外资企业面临成本测算困境,可能削减在华投资。

二是全球供应链重构挤压外资在华生产布局。美国“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政策及外资企业“中国+1”策略,使部分产业向东南亚、南亚迁移。

三是国内需求结构变迁压缩外资市场空间。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国货品牌兴起挤压传统外资企业市场空间,如2024年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60%,挤压外资车企市场份额。

(二)经济向好前景为引资稳资提供机遇

一是高端产业创新形成引力场。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对外资吸引力增强,成为外商对华投资重点。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筑护城河。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韧性位居世界第二;同时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引资稳资优势。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依存度持续上升,潜在替代国短期内难以形成“强代替”冲击。

三是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稳定器效应。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潜能大,助力稳外资。我国鼓励服务业扩大开放,满足多层次、多领域、多群体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活力,有助于优化对外引资稳资格局。

二、优化引资稳资质效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增强外商高端产业投资的确定性

一是主动对接国际经贸标准,向世界展示我国高端产业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优势。适时扩大电信等领域开放试点,保障内外资平等进入负面清单外领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细化吸引外商投资政策。

二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增强外资投资“信心”和“确定性”。推行投资经营“一站式”服务改革,建立跨部门外商投诉协调机制,完善外商投资纠纷多元解决制度,增强外资投资信心。

(二)推动双链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引资优势

一是强化跨国研发中心战略布局。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引导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依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研发高地,推动技术外溢效应扩散。

二是构建创新合作网络生态。鼓励传统产业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协同创新,打造跨领域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三是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完善专利申请、创新成果保护的法律框架,降低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顾虑,促进专利质量提升。

(三)发挥国内需求和供给优势,提升外资企业在华粘性

一是推进区域协同引资策略。各地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差异优化外资布局,如东部聚焦研发设计,中部强化产业链配套,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业,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双循环”。

二是提升开放平台的载体功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提质升级。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重点引进高端产业配套项目。优化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增强长期投资吸引力。原文作者吴秋怡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许飞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永刚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5.03灏侀潰.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xinhua.org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来源:《新华智库研究》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