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
刘凌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5-07-28
字体大小 A- A+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智库建设”栏目中刊发了刘凌的文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文章提出,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声音”开始为世界所关注和重视。建设专业化系统化的话语体系,抢占国际舆论阵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欧美发达国家智库相比,我国智库在建设水平、研究深度和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影响力较为有限,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建议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意识,加强智库与媒体协同,形成独特传播优势,放大国际舆论阵地的“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摘要如下:

一、十年建设成就显著

(一)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展现出决策影响力。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家战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专业领域服务社会需求,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社会解读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引导大众理解政策;解读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引导舆论;综合研判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及时给出对策建议。

(三)形成了多领域的数据库及智力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形成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数据库,部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跨机构跨领域数据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如中国科学院发布公益学术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开放共享。

(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等领域发布高质量研究报告,受国际社会关注。通过主办或参与国际会议、与国际智库合作研究等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如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外宣新路径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有益探索。

二、在国际传播上相对仍存短板

(一)国际前沿性议题设置能力有限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动设置的国际议题数量少,思想引领和前沿性议题设置能力有限,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缺少对等对话基础。而全球顶级智库会预设前沿议题,如美国兰德公司2007年就开始“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和信息战”的研究。

(二)理论创新和独立的数据系统支持相对较少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独创性观点和独立性数据支撑相对较少,影响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调查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引用世界银行、IMF等有倾向性的数据,过分依赖国外资料和数据,限制了研究的前瞻性与创新性。

(三)传播手段单一,新技术运用不足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视不够,传播受限于传统渠道和方式,导致范围和影响力有限。成果传播形态和方式有限,缺乏社交媒体传播意识,未形成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传媒矩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的能力弱。

(四)缺少与媒体的协同发力机制

我国大多数智库与媒体分属不同系统和部门,研究与媒体资源分散,缺乏完善的协同发力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三、全方位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策略与路径

(一)强化专业型智库功能,进一步提升国际议题设置能力

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色优势,明确专业定位,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前沿议题研究,提升国际议题设置能力。关注全球重要议题,参与国际话题讨论,传播“中国声音”,捕捉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国际舆论,打造中国智库品牌。

(二)加强理论创新,研发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数据系统

精准阐释党和国家重大理论思想,深耕中国发展现实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叙事和话语体系。立足本土研究,加强国际比较研究,提出原创性理论观点,构建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采用新技术研发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创新研究方法,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发智库决策新工具,加强智库对接与融合,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协同。

(三)丰富对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新技术增强国际传播效能

借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做法,拓展我国智库对外传播方式与渠道。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新概念、新表述,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与实效性;借助研讨会等多种渠道在国际社会构建多维度对话平台;利用空间对地观测等新技术,实现数据精准化、智能化应用,提高决策支持效果和国际传播效能。

(四)强化智库和媒体的协同效应,构建中国智库国际话语矩阵

智库通过媒体引领新议题,媒体根据智库研究议题传播公共政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发挥理论创新功能,研究提出易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新表述,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丑化与误读。媒体需改进传播方式,构建差异化沟通传播模式,推动中国理论国际化,扩大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

(五)统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资源,激发管理体制创新活力

建议国家层面统筹智库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管理体制,增强灵活性和创新性,促进智库资源共享、与媒体协同及与国际智库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设置国际议题把握舆论方向,涉及敏感话题精准把握尺度,强化舆情风控意识。我国智库应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抢占先机。原文作者刘凌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5.03灏侀潰.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xinhua.org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来源:《新华智库研究》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