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通过整合重组,成立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下称“总院”),定位为总部总支撑、集团咨询部、行业总体院、国家级智库、世界一流智库。总院组建 5年来,聚焦核行业发展重点和中核集团党组重大关切,协同行业内专业力量,与同行深入合作交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智库创新成果,行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跑出一流专业智库建设“加速度”。
一、实施一体化重组整合,体系化构建核行业战略规划研究体系
一是围绕定位、对标一流实施整合重组。总院整合5家事业单位业务力量,围绕“中核集团咨询部、核行业战略规划总体院”的定位,重新设置组织构架,新增设置多个研究所和研究机构。
二是做大做强战略研究力量。优势资源向战略规划研究倾斜,重新定岗定编,职能部门人数减少,专业研究室和编制增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博士,战略研究队伍迅速壮大,博士和高级职称占比提高。
三是建立战略规划研究专项工作体系。研究课题由中核集团党组审定,配套专项经费,研究成果向集团党组专题汇报、面向全行业发布。
二、实施市场化机制改革,全面激活原事业单位的发展动能
一是由总院公司一体化运行原有事业单位业务。总院设立党委等,规范建立公司治理体系,原事业单位人员和业务由总院统筹管理,牌子、资质暂时保留。
二是构建市场化岗位薪酬体系,全员定岗定薪。制订新岗位和薪酬体系,原事业编制人员保留身份重新定岗定薪,新进人员为企业编制,绩效与薪酬强联动。
三是成功实施全员竞争上岗。实施中层干部竞聘和员工双向选择,干部签署相关协议纳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员工干事激情。
三、坚定智库化发展方向,凝心聚力向一流智库全速迈进
一是加强智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职级体系,技术人才基准薪酬高。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建立梯度人才体系,招聘优秀人才,外部柔性引进专家,完成多项重大成果。
二是构建智库特色的科研管理体系和考核激励体系,加大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定期发布项目指南,项目采取竞优机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构建激励体系,明确成果认定标准、奖励额度,精准激励科研骨干。
三是以“数聚平台”为抓手,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完善数智化转型顶层设计,打造以“数聚平台”为核心的智库产品研发和服务新业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体系,打造数字产品和服务产业链。
四是持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抓总研究工作体系。与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协同研究工作模式,构建“强核心、大协作”的抓总研究工作体系。联合开展多项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力。
四、深耕中核智库品牌,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一是咨政建言服务国家战略,决策影响力跨越式提升。总院聚焦核行业与中核集团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推动战略出台及落实、项目和政策落地,彰显智库价值。
二是积极服务大国外交,有力提升我国核领域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深耕国际核态势、核军控研究,积极在国际场合发出智库声音,扩大我国核领域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三是深化行业和集团重大问题研究,扩大行业影响力。支撑中核集团科技创新,发挥智库政企桥梁作用,开展行业抓总研究,助力核产业融合布局。
四是以品牌产品铸就思想高地,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基于品牌产品形成行业领先话语能力,包括发布专业书籍和报告、形成论坛品牌、在主流媒体发声,开展科普活动等。
五、把握发展规律,推进行稳致远
为国为民而生,是智库发展的方向。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历史使命和功能定位,确立此方向才能行稳致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坚持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依人依才而存,是智库发展的根本。智库建设要重视人才,推动智库人才培育培养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抓住人才这一关键,为智库发展提供保障。
因内外同升而行,是智库发展的基础。智库发展需“内外兼修”,提升研究能力和成果质量,加强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开创长盛之路。■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