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空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赛道
近年来,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推动顶层设计,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整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活力凸显,具备较好的基础优势。
(一)市场空间大
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大、场景应用广、经济带动强,专家表示低空经济投入产出比约1∶10,就业带动比约1∶12。低空经济和低空服务在应急、防灾救灾、交通物流等领域市场需求强劲。
(二)地方竞相布局
当前,各地加快推动相关试点和产业应用,低空经济磅礴发展。广东支持多地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上海提出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北京计划推动常态化低空物流配送,探索低空客运航线。
(三)产业基础较好
广东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高,诞生多家龙头企业,广州开发区等已形成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我国发展低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规划与安全监管滞后
一是规划亟待制订,低空空域规划滞后。二是政策亟待完善,低空领域政策缺失,如无人机“黑飞”事件多发。三是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军、地、民之间信息未互联互通,飞行计划申报困难,行业生态不完善。
(二)低空技术难题亟待破解
低空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技术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挑战。一是低空通信难,传统基站无法满足低空通信需求。二是低空感知难,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三是低空导航难,现有导航模式不稳定。四是低空监测难,监管标准不完备,监测难度大。
(三)低空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我国低空企业创新与融资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二是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不够完善,人才短缺。三是商业模式创新不足、市场接受度低,产业融合、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工作进展缓慢。
三、以低空经济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夯实低空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科学制订低空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强链、补链、延链、建链”,加速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体系。
二是设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支持低空经济创新的各项政策安排,优化空域审批制度,构建低空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行业标准规范。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二)加快关键性技术研发,布局和建设低空科技研发基地
一是加快技术研发与装备攻关。设立低空科技示范项目,攻克低空经济技术难题,推动无人机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是建立低空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增加低空可飞空域试点,拓展空中航路航线。
三是引进低空维修产业项目,强化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
(三)提升企业融资与资源整合能力,做强做优低空产业集群与品牌建设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设立基金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等渠道。
二是推动资源集聚,制订一揽子政策,给予优惠举措,吸引各要素投入。
三是做强做优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等,做优低空经济品牌。
(四)加强低空经济合作,培育“低空+”新场景新业态
一是深化国际合作,引进先进企业开展业务。
二是挖掘应用场景,融合多行业领域,完善产业链体系。
三是培育新兴业态,在部分地区率先推进“低空+”产业创新,试点推广,培育消费市场。■(原文作者陆小成系北京市社科院市情所所长、研究员)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