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
新华社研究院 · /   2024-12-04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2024年12月4日发布智库报告《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

点击下方报告标题下载全文:

全文 |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中国游”火遍全球 

1.1 来华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1.2 便利化措施红利不断释放

1.3 “中国游”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章 “中国游”让世界直观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

2.1 感受古今交融的中华文化魅力

2.2 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场景

2.3 走入中国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

2.4 欣赏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

第三章 “中国游”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1 有效扭转刻板片面印象

3.2 展示中国对外开放决心

3.3 共享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第四章 “中国游”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4.1 增进不同文明包容理解

4.2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4.3 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与致谢


引  言

旅游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认识新鲜事物和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支柱产业。旅游业在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4年以来,中国进一步扩大免签入境国家名单,为入境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外国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中国游”潮流在海外社交平台不断升温。中国实施的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举措,不仅推动着文化和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更成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游客亲眼见证了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切身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扭转了美西方国家强加于中国的刻板片面形象,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认知、交流互鉴。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更加真实的中国。

第一章 “中国游”火遍全球

2024年以来,中国针对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持续优化外籍人员来华的各类渠道。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外国人来华旅游持续升温,入境游客数量快速增长,“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的热议话题,相关内容的浏览量连续攀升。与此同时,外国人来华旅游呈现出新变化: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短期旅游,转向更加个性化的“深度体验”式旅游。外国游客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风貌,对中国的认知更加全面、真实、立体。中国将外国人入境旅游作为展现国家形象、增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契机,努力解决外国人来华的难点和堵点,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更好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1 来华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随着中国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入境游市场正在迅速复苏,越来越多外国旅客选择将中国作为旅行目的地,亲身体验生动真实的中国。国家移民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到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这些数据均显示出中国入境游的强劲复苏势头。随着政策持续优化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预计未来中国的入境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通过来华旅游,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国在交通、支付、预约等服务方面的诸多新变化:在交通领域,我国执行的国际客运定期航班快速恢复,铁路部门优化12306网站,并推出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服务;在支付领域,“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等便捷支付方式逐步落实;在预约方面,上海、北京、南京、长沙等地纷纷宣布,除少数特殊场所外,大多数旅游景区全面取消预约要求。这些便利的服务,让外国游客的旅行体验更加舒心。

有些西方媒体曾报道中国的环境脏乱差,人身安全堪忧,但实际上,中国的街道干净整洁,路人热情友好,夜晚的城市也充满活力且安全。很多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将自己的旅行经历拍成短视频,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无论是中国的美景美食,还是便捷的公共交通、安全的生活环境、热情的中国人,都让许多尚未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心生向往。根据海外社交媒体的数据,“China Travel”(中国游)已成为热门搜索词,相关话题的浏览量突破7亿次。在外国友人一句句“好City啊!”的震撼与赞叹声中,“中国游”的独特魅力不断展现。

1.2 便利化措施红利不断释放

为了吸引并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中国旅游业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升级,特别是在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提升支付便利性、加强数字化旅游服务等方面。这些举措不仅简化了入境手续,降低了“中国游”的门槛,优化了国际游客来华的体验,也推动了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来华签证方面,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了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了110余项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过境免签、口岸签证政策,推动外籍人员来华数量不断攀升。其中,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已增至35个口岸、54个国家。

移动支付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将国家星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四类旅游场所列为重点场所,推动完善外籍人员证件和支付方式的预约验证,让入境游客可以灵活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入境游客“畅游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全国主要支付机构,简化身份验证流程,提高绑卡效率,将单笔交易限额提高至5000美元,年累计限额提升至5万美元,便利外籍人员扫码支付进行日常消费。同时,扩大优质商户“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外籍人员在住宿、教育、医疗等关键场景中的支付需求得到保障。此外,线上外卡收单业务稳步推进,进一步丰富外籍人员在境内网购的支付渠道。

中国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和城市特质,积极推动外籍人士来华便利化措施的延伸和完善,这些措施也有效提升了入境旅游的吸引力。

作为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海岛省份,海南省实行的免签入境政策允许59个国家人士因旅游、商贸、探亲、访问、医疗、会展、体育竞技等短期事由免签停留30天。自2024年5月起,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正式实施,即通过包括海口和三亚在内的13个沿海城市的邮轮口岸入境的外国游客,可以免签停留15天。7月30日起,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政策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海南还持续扩容旅客查验通道,提升通关效率,并提供多语言服务,确保外籍游客获得高效、便利的出入境服务。

作为中国重要的对俄边境旅游区,黑龙江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积极发展边境旅游。目前,在黑河等边境城市,相继开发了多条康养、休闲等特色旅游线路。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入境俄罗斯游客数量已超9万人,显示了中俄边境旅游的活力与成果。

在成渝地区,四川省与重庆市通过建立口岸签证协作机制,实现了“川渝通办”。这一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与资质互认,进一步优化了入境旅游团的行程管理,将“渝进渝出”调整为“渝进或渝出”,使外国游客的出入境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为两地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1.3 中国游”市场前景广阔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在中国,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也是拉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打造旅游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游”市场潜力巨大,对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国。从旅游资源样态来看,从北方的冰雪世界到南方的热带海滨,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高原山川,中国的旅游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从旅游理念来看,随着旅游成为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中国突出自然绿色、文化保护、科技创新等旅游元素,提供了让境外游客放心、舒心、开心的旅行体验;从旅游产品的创新角度来看,旅游需求和细分市场不断涌现,推动旅游场景、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性提升和创新性发展;从旅游推动国际贸易合作的角度看,入境旅行商业务逐步恢复,部分企业入境游客接待量接近2019年水平;从旅游宣发与推广的角度看,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和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极大提升了“中国游”在全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加深旅游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逐步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创造更加自由、便利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旅游市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利用入境游作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社会与营商环境。如今,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旅行、经商、工作、学习、生活,推动经贸、人文合作,促进各类要素跨国流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单方面免签对促进人员往来非常重要,对促进利用外资作用明显,将为货物和服务贸易、运输、资金、数据和信息往来等活动带来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自由便利。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表示,免签政策使欧洲中小企业前往中国参加商务、展览等活动更加便利,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当下,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让更多外国投资者实地考察、产生兴趣,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无疑为提振世界经济、推进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大信心和动能。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24年旅行与旅游经济影响:全球趋势》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在未来十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推动高水平“中国游”发展,能够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带动文化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持续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大力提升旅游市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时代中国形象将以更加多姿多彩、具体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眼前。

第二章 “中国游”让世界直观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国政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主基调,不断释放免签入境政策红利,张开双臂欢迎海外友人走进中国、畅游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交。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美山川、多样风情,来华境外游客在深度游览体验中,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有了直观感受,从内心深处为中国发展的奇迹点赞叫好。

2.1 感受古今交融的中华文化魅力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当代中国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华的境外游客在中国时时处处都能享受到传统与当代交融汇聚的文化盛宴。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成为中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

在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多元文明在此交汇。2024年10月,由1000余名境外游客组成的“美丽中国行·千人入境游甘肃”观光团走进甘肃敦煌,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与自然探索之旅。在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他们领略了多元文明交流孕育的石窟艺术瑰宝,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塑仿佛都在诉说着千年文化的故事。游客们不仅被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所震撼,更对敦煌文化的璀璨绚丽、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从展现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敦煌莫高窟,到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万里长城,从体现明清宫廷文化的故宫博物院,到展示古代士大夫隐逸文化的苏州园林……目前,中国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4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这些类型众多、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让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赞不绝口。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在数字化时代再创作后,以生动形式传递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山西铁佛寺、玉皇庙、延庆寺,来自意大利的“洋悟空”阿雷带着一根定制版金箍棒时而挥舞、时而定格,留下自己矫健的身影。随着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名片,越来越多外国人“跟着悟空游山西”。阿雷说,感觉自己就像游戏中的“天命人”,跋山涉水、克服困难,最后得到的“宝藏”就是看到这些宏伟的中华传统建筑。

不仅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让外国游客魂牵梦绕,根植于中华文明并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能绽放时代芳华。

2024年9月,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的工人疗养院迎来一批俄罗斯游客。他们在这里观火山、品矿泉、晒日光浴,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还特意体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推拿等项目吸引了瓦莉亚前来排队体验。她的同胞拉莉萨已经沉浸在拔罐治疗带来的愉悦中,“我感觉效果非常好,这次打算在黑河待14天,深度体验中医疗养,附带旅游。”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康复医院院长许飙介绍,越来越多俄罗斯人对中医感兴趣,回头客也越来越多,高峰期疗养院一天接待俄罗斯游客约1500人。

2024年3月,在深圳一家掐丝珐琅非遗体验工坊,来自澳大利亚的视频博主蒂姆聚精会神地将蓝色矿物颜料填充到一件金属挂件镂空部分,他想把这款亲手制作的掐丝珐琅工艺品带回国送给母亲。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对富有中华文化韵味的中医、茶艺、泥塑、彩绘等非遗技艺流露出浓厚兴趣,并且愿意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感受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人们在旅途中感悟文化、增进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活力与文化魅力也得以充分彰显。

2.2 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场景

在这轮“中国游”热潮中,无数外国游客心怀对中国历史古迹和传统文化的向往踏足这片土地,也被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和随处可见的科技成果所震撼。

交通是旅游的重要载体。“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的出行方式。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逐渐加密成型,从北国雪域到南方水乡,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高铁网络覆盖了中国的广袤大地,畅通了旅客游玩之路,使得游客能够轻松到达目的地。来华外国游客可以乘坐高铁快速穿梭于不同的景点之间,欣赏窗外山川美景,体验中国先进高铁技术的智能便捷。

“一部手机游中国”让所有的旅行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2024年,来自英国的环球旅行博主克里斯·哈钦森带着家人到中国旅游,经历了从现金支付到手机支付的转变。哈钦森表示:“学会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后,一切都变得轻松简单了许多。一切都能用手机完成,连街边小吃摊都能扫码支付,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行至深圳,哈钦森夫妇体验到了由无人机配送的外卖服务。在上海的外滩,哈钦森夫妇漫步在夜幕下,欣赏着璀璨的城市光影,他们描述道:“整个城市都被科技环绕,我们看到了如同火箭般直插云霄的高楼,就连桥上都有不断变幻的全息投影。”

另一对来自英国的旅行博主泰兹和莉比,则更深入地体验了高科技支付方式。他们在深圳开通了刷脸乘车的免密支付功能,体验到“一秒进站”的便捷。泰兹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体验过将自己的脸作为地铁票,感觉像是穿越到了2050年。”

中国城市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深深打动了游客。在深圳岗厦北地铁站,一对外国情侣惊讶于其内部极富设计感和科技感的建筑。他们以第一视角拍摄的短视频在TikTok上广受欢迎,评论区满是饱含赞美的留言:“它就像星际驿站一样美!”“这是通往未来世界的列车!”

黄山通过“国际化友好景区”共建计划,让数字化更好服务旅游体验。外国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即可查看详细的旅游攻略,通过支付宝内置的“翻译服务”,还可将导览内容一键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马来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等16种语言。手机端优化服务既助力全球游客轻松游玩黄山,又帮助游客加深对徽派文化的理解。

2024年,新西兰游客阿尔内·赫尔曼时隔28年再访上海,连连感叹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从外滩往浦东看,对岸的高楼只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现在在东方明珠周围,陆家嘴地区已高楼成群了。” 这一切都体现了上海作为全球科技与经济中心的飞速发展。

2.3 走入中国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

在“中国游”热潮中,外国游客不仅被中国城市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建筑、民俗文化所吸引,还热衷走进菜市场、街角公园、晨练广场等市井生活,感受当代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变,市井生活场景正在成为外国游客“新宠”。

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精品化趋势,从阅读、听音乐,到追剧、看电影;从逛展览、看演出,到游览名胜古迹,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实了中国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正是游客眼中的美好风景。中外游客正在加速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菜市场游”与博物馆、美术馆和戏剧场同时受到游客追捧。

2024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外国游客290.86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4倍。那些展示着上海市民当下幸福生活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深受入境游客青睐。瑞士游客菲利普游览了外滩摩登都市的繁华锦绣之后,步入江南水乡朱家角古镇,走访古色古香的老街,品尝阿婆粽子、小笼包等美食,静享美好时光。

美国姑娘劳伦·加斯特参加了一项特别的上海“跟团游”——探访曹杨新村。短暂的一天内,她和伙伴们跟着上海阿姨学习制作菜肉馄饨等沪上美食,在社区活动中心和当地居民“对战”乒乓球,还逛了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体验一把“上海人”的感觉。

在位于重庆中心城区的解放碑美食街,琳琅满目的美食汇集于此,闪烁的霓虹与扑鼻的香味相互交融,展现着浓浓的烟火气。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贾贾尔温?塞蒂亚布迪对这里的烧烤和甜品情有独钟,他表示,自己去过不少中国的大城市,重庆不仅有丰富的街边美食,更让游客充满“松弛感”。

在几千公里外的中国北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到黑龙江省黑河市体验异国风情、参与文化活动,包括逛早市、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小商品等。黑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前10个月,黑河接待出入境游客65.9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乡村焕发出古老乡土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交融辉映的无穷魅力。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把目光从东部一线城市转向广袤的中西部农村,深度打卡乡土中国,沉浸式感受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体验更加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美国摄影师亚当·克莱顿对中国传统古村落情有独钟,这几年他一直辗转在乡土中国,寻访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皇城相府,气势恢宏、结构精巧,是他最喜欢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田园采摘、布艺扎染、插秧割麦……携程针对外籍游客推出的“住度假农庄,当一天中国农民”特色农文旅体验项目备受市场欢迎。越来越多的外籍游客走进恬静美好的乡村景观,沉浸式感受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连中国网友都感慨“这届‘老外’更会玩了”。

2.4 欣赏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

中国,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色,让无数外国游客为之倾倒。从壮丽的天山山脉到秀美的江南水乡,从雄伟的黄河之畔到神秘的雪域高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大自然的无尽魅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蓬勃发展,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用镜头捕捉奇观,海外博主频频点赞中华美景。在湖南张家界,韩国游客望着眼前起伏连绵的千山万峰,发出“这是只有神才能创造出的人间仙境”的由衷赞美,比利时博主一吉徒步四川九寨沟拍摄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英国摄影师深入新疆腹地用镜头捕捉天山脚下的林海雪原……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条条展示中国山水秘境的视频获赞无数。

哈尔滨,作为中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被誉为“冰城”。每年冬季,凭借冰雕雪景、冰雪运动等独特文旅资源,这里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2月,加拿大博主史蒂夫和妻子伊凡娜走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映入眼帘的中式古建楼阁、西方城堡、摩天轮、拱门、城墙、滑梯皆由冰块雕砌而成。夜幕降临,这些造型华丽、构思精巧的“冰建筑”被灯光点亮,整个景区瞬间变成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游客们在冰雪中溜冰、滑雪、打陀螺、骑自行车,享受着冰雪带来的乐趣。史蒂夫感叹道:“太酷了,即使我来自加拿大,也从未见过如此奇妙的冰雪世界。到这里的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惊叹于前所未见的景观,要么全程不停地拍照录像。”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世界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创新资源保护利用模式,把文化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许多来华外国友人纷纷用镜头捕捉旅行中的美丽自然景色,他们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让中国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的辉煌成果生动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在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翠竹摇曳、溪水流淌,层层叠叠的绿意令人心旷神怡。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于2005年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淘汰重污染企业,开展村庄整治,转型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2021年,余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2023年,余村接待游客115多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47万元。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立足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厚植“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传统生态理念,以旅游行业“无废景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绿色“无废”转型升级,将“无废景区”建设与4A级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相结合,全面发展绿色旅游,2024年前10个月接待游客19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加20%。


第三章 “中国游”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入境游,让更多外国游客可以来、希望来、愿意来,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亲自考察爱上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成对中国的准确理解,进一步参与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3.1 有效扭转刻板片面印象

入境游是国际游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也是以民间交流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许多外国人通过媒体了解中国,但一些西方媒体出于各种目的对中国的报道要么失声失语,要么有失客观公正,导致外国人不能了解全面、真实的中国。相比之下,基于个人实地体验和互动交流的入境游,为更多外国游客提供了身临其境体验广袤中国的机会,比媒体传达更为直观可触,更有助于塑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火爆的“中国游”打开了世界了解认知中国的新窗口、新通道,快乐的“中国行”成为不少外国人的“破除偏见”之旅,“反差感”是很多外国游客在饱览中国大好河山、呼吸中国文化空气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大地之上的城市风光和悠久建筑,建筑之下流动的历史底蕴和市民生活,眼见为实有助于刷新认知,置身其中能更好认识和感受真实,一些外国旅游博主甚至直呼“被西方媒体骗了”,越来越多入境游客真切感受到“中国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看到了一个西方媒体永远不会展现的中国”。

美国博主克里斯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来到北京进行为期三天的旅行,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国的看法。他感受到了中国的热情友好、高科技的便利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萌生了长期居住的想法。

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近日访问上海后表示,他完全没有看到西方媒体所描述的“萧条景象”,反而亲眼目睹了中国城市中燃油车与电动车并行行驶、基础设施更新的新变化。他还感受到,中国的各个领域正在实现数字化,从无现金支付到智能交通引导系统,整个社会都在朝着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他深刻感受到,中国正逐步向世界领先的地位迈进。

3.2 展示中国对外开放决心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向世界释放的巨大红利。国际旅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旅游业为全球GDP贡献了9.6万亿美元,占比高达10.3%;还为全球劳动力市场创造了10%的就业机会;国际游客支出也达到1.8万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经过新冠疫情的冲击,2023年全球旅游业的出口收入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96%。然而,相较于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亚太地区的旅游业的恢复速度仍相对较慢。

作为全球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国际游客提供独特且多元的旅游产品。中国旅游业正以一种开放姿态,不仅向世界讲述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中国故事,还为提升全球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中国经验与方案。“中国游”的蓬勃发展,将为全球旅游业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为了更好地迎接外籍游客,广东省部分旅行社推出了多条入境旅游线路。例如,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线路,从半天到六天不等,涵盖广州快速经典游、步行探索之旅、慢享城市之旅、科技民俗游以及文化体验之旅等多种产品,行程广度涵盖城市生活、周边玩乐、展会商贸等;覆盖区域既有广州本地深度游览,也有“广州+湾区城市”联游线路。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在广州的春交会、秋交会等境外客商来穗高峰期间,相关旅游产品将成为参展客商“在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长三角地区,上海与周边城市如杭州、苏州等地合作,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游”的区域游模式。这一模式被专家认为突破了单一城市的限制,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复苏与发展。自2024年6月起,上海3000余家文化场所取消预约限制,支持外国游客凭护照等有效证件入馆参观,有效提升了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

北京推出境外银行卡非接触式过闸乘车服务,外籍乘客可使用万事达卡和维萨卡直接在地铁站刷卡进站,无需单独购买车票,不区分乘客国籍,实行资费统一。上海则推动公交乘车码外卡刷码改造,外籍乘客只需绑定外卡,并通过腾讯微信小程序开通乘车码,即可在上海公交、地铁、轮渡、磁悬浮等多种场景中使用,为境外人士提供了更便捷的数字化公交出行服务。

在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中外客商交流互动,展现彼此最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会者听宣讲、看项目、谈合作,感受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旅游经济注入的强劲动力,也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3.3 共享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国始终秉承“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的观念,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吸收不同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谱写更多热气腾腾的中外往来佳话,发现更多活力满满的互利合作机遇。入境游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中国发展同频共进。

从繁华的都市景观到古老的乡村风情,从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到科技感十足的创新中心,中国展现出的多元面貌让不断涌入的外籍人士着迷。随着对中国的了解越深,一些外国游客从中嗅到发展良机,决定投身这片热土,融入当地的生活,找到事业发展的平台,成为多元文化社会的一部分。

1984年,美国人布莱恩·林登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被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深深吸引,特别是对中国的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2008年,他选择到云南大理经营民宿,搭建起了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他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并表示:“40年前,我对中国一无所知,现在我已经能写毛笔字了。中国也成了我的家。”

十多年前,法国人热雷米·格里尼安受朋友之邀来到海南旅行,被当地的迷人风光所吸引,决定留下来。老街深处的小吃店、公园里的椰林与落日、海上的冲浪爱好者……格里尼安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生活日常,并慢慢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从拍摄照片到拍摄视频,再到导演电影,格里尼安在海南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不断追逐并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9年前,瓷器爱好者“泥的明”从纽约来到景德镇,深深感受到了这里陶瓷文化的魅力,并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从2015年起,景德镇陶溪川国际工作室启动了“候鸟计划”,每年邀请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并留下作品。泥的明表示:“景德镇无处不在的陶瓷艺术气息令我着迷,我喜欢这里亲切、精致、自由的生活环境,我会在这里继续工作、生活下去。”

2024年以来,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到黑龙江、上海、甘肃等地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社会状况,以期发现新的机遇,共同书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利扎克在黑龙江考察时说,“雪乡成功将冰雪资源转化为消费现象,这里的环境和氛围让我想起了家乡,我们也有很多这样的小镇,可以利用它们发展冬季旅游,这有很大的潜力。”

2024年6月,来自22个国家的30位驻华使节和高级外交官到甘肃省兰州市和敦煌市,考察调研当地的绿色产业发展。外交官一行来到位于戈壁滩上的敦煌光电产业园区,感受这里蓬勃发展的绿色新动能。佛得角驻华大使阿林多·多罗萨里奥对这个“超级镜子发电站”感到震撼,并赞叹道:“戈壁滩上原本寸草不生,但中国用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让戈壁滩充满生命气息,创造了不可能的奇迹。”

2024年8月,一个由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组成的印尼参访团来到能源大省山西,走访参观了多家能源企业和低碳产业园区,近距离探寻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之路,并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与中国山西省的企业合作。

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中国拥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多样的政府扶持政策,不仅为外国人才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与中国合作的外国企业提供了事业飞跃发展的平台,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章 “中国游”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也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蓬勃向上,入境旅游在增进不同文明包容理解、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4.1 增进不同文明包容理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际旅游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现象,极大促进了世界各国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旅游为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提供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外来游客通过身临其境的走访和体验对旅游地产生真实感知,当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互动而对客源国形成初步印象。旅游观光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有利于提升不同文明间的共情能力,使人们以更加包容的视角看待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从而以文明多样性的审美欣赏不同社会的活力与精彩。

1980年通过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应在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等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中发挥作用。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各国人民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减少误解、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建立友谊,为国际合作奠定民意基础。通过真实的旅游接触,主客双方可以增进彼此的文化联系,建构起对异国文化和民众的认知,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友好交往的奔涌长河。

“中国游”为中外民众提供了直接的交流互动平台,这不仅增加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还促进了中外民众之间的融合与包容。通过体验和互动,外国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不断加强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同时,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同时,社交媒体的发展也让外国游客将他们的中国之旅分享到世界各地,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近年来,中国与多个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中俄、中意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中国与法国、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赞比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互办文化旅游年,与多米尼加、萨尔瓦多等新建(复)交国家开展文旅交流……这些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2024年5月,以“旅游促进中美人文交流”为主题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西安举办,时隔5年“重启”的这次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两国业界合作。多个美国旅行商踩线团随后陆续走进北京、西安、重庆、上海,观名胜、品美食、扫码付,沉浸式体验“中国游”,两国业界的交流互动助力“旧金山愿景”化为实景。

4.2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旅游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习得方式。中国古人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并列为同等重要的修身之法。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基于“求新”“求异”“求知”“求美”“求乐”等旅游动机形成的旅游行为,实质上也是感知文化、体验文化、乐享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过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通过到中国入境旅游,世界友人感悟中华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亲眼看见气势恢宏、形态各异的秦始皇兵马俑,更能感受到秦统一六国的龙威虎势;亲耳聆听声调柔和、意境古雅的纳西古乐,更能感受到“中华古乐之活化石”的神奇。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和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可以让人领略到江南风情和吴侬软语;巍峨高耸的布达拉宫和庄严肃穆的大昭寺,能够令人体会到藏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地方政府灵活运用本地旅游资源,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出诸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一批代表性的工程,让旅游成为展示新时代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16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4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让中外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城市现代美、工业美、科技美。

新时代“中国游”,向外国游客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彰显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国文化和中国旅游进一步走向世界,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4.3 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旅游是人与人最直接、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纽带、和平的使者。“旅游让人们团结在一起。”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2024年世界旅游日寄语中表示,要思考旅游与和平之间的深刻联系。

“以旅游促和平”的理念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奥林匹克休战”是君主们为保障运动员和观众安全的旅行(从遥远的家到赛场)而进行的“和平壮举”。很多希腊城邦在除奥运会之外的日子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战争各方约定,奥运会开闭幕的前后7天为休战日,各国要为参会者提供保护。这使得外交、旅行、和平三者之间产生了关联。

许多世界名人对国际旅游的作用寄予了很高期待,认为旅行是推动国际合作、国际理解和国际和平的重要方式。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旅游的蓬勃发展,“以旅游促和平”的理念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圣雄甘地曾说:“我看到天南海北的文化飘绕我的庭院,清风吹来了和平的种子,因为旅行是和平的语言。”回顾中国外交史,带有不同目的的和平之旅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七下西洋,在今天看虽属宗教之旅、政务之旅,但其旅行的形式和外交的效果流传百世。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而旅游业被誉为“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能够在紧张局势下起到“稳定剂”“润滑剂”的作用。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和民粹主义思潮,和平与发展依然是绝大多数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努力的方向,也为推动人类共同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注入持续动力。中国旅游外交作为大国外交的一部分,时时把握并放大时代主旋律,通过入境游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

在实践层面,中国入境游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逐步形成了“和平旅游”“绿色旅游”等涉旅议题。中国入境游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旅游发展优势,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旗帜,把旅游发展视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从减少国家间偏见、增进国家间共识、实现国际社会互利共赢的目标出发,在服务国家利益的同时,发挥并突出旅游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媒介作用,进一步缩小国家间利益差距,摆脱客源依赖,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推动人类进步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目标的实现开辟新的渠道。

结  语

中国人自古就有旅游的文化传统,先贤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旅游名篇佳作。

三百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学者徐霞客游历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30多年旅行撰写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观察和记述自然的世界地理名著,又是描绘中国大好山河的旅游巨篇,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即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跨越万里来到中国,打开了东西方相识相知的大门,把个人的非凡之旅转化成了欧亚大陆各国的共同记忆,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一代代使者接续谱写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友好篇章,树立了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典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入境游已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成为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的重要载体,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入境游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地区间的友好往来,为世界文明交融作出贡献。

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游”便利化水平会不断提升,将有更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爱上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游”将带给世界更多的中国故事,也将凝聚更多全球共识,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诚挚地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华旅游,欣赏中国美丽的山河,感受中国独特的魅力,携手开启人文交流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开幕致信》,新华社,2024年5月22日。

2.《习近平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新华社,2024年5月17日。

3.《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向“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致贺信》,新华社,2022年7月10日。

4.《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年9月22日。

5.《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5月15日。

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新华社,2014年3月27日。

7.《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3年3月22日。

8.刘中才、谢正发:《全球化视域下提升中国旅游外交话语权》,《群言》,2024年第8期,第36—39页。

9.张振鹏:《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略》,《国家治理》,2024年第12期,第46—51页。

10.徐彤、张毓利、石培华:《中国旅游发展格局的历史演化与现实研判》,《发展研究》,2024年第6期,第42—48页。

11.孙盼盼、黎晓颖:《入境旅游助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效应机制与优化策略》,《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5期,第32—38页。

12.宋瑞:《论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道路》,《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7期,第50—58页。

13.刘民坤、邓小桂:《边境旅游增进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第21—27页。

14.戴斌、阳玉平:《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我国旅游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戴斌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3期,第3—9页。

15.《坚定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5月18日,第002版。

16.谢朝武、章坤、陈岩英:《中国入境旅游恢复发展的支撑体系与行动方向》,《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4—6页。

17.陈晔、王璐琪:《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与营销创新》,《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9—10页。

18.黄松山、朱海:《中国入境旅游恢复发展与产品体系升级》,《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10—12页。

19.岳晓燕、孙业红:《遗产旅游:构建入境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12—14页。

20.韵江、易慧玲、梁春媚:《断裂、变革与创造:入境旅游恢复与发展中的企业响应》,《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7—9页。

21.厉新建、曾博伟、张辉、宋子千、杨勇、马波、王宁:《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学刊》,2024年第5期,第15—29页。

22.蔡礼彬、张子彧:《“指日可待”还是“道阻且长”?——目的地居民对中国入境旅游恢复的感知形成研究》,《旅游科学》,2024年第2期,第35—57页。

23.郭子腾:《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加快发展入境旅游》,《中国旅游报》,2024年1月3日,第001版。

24.田里、刘岚、陈军:《聚集与扩散:区位因素驱动的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空间变迁》,《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1期,第76—91页。

25.孙九霞、李菲、王学基:《“旅游中国”:四十年旅游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1期,第84—104页。

26.郑鹏、刘壮、王洁洁、陈家怡、席建超:《“因商而游”亦或“寻文而至”?——“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入境旅游业》,《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年第3期,第181—193页。

27.宋瑞、刘倩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旅游发展:意义、挑战与路径》,《旅游论坛》,2023年第1期,第1—11页。

28.杨劲松、宋子千:《我国入境旅游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时代选择》,《旅游学刊》,2024年第4期,第1—4页。

29.沈涵、杨一江、陈庆阳:《数字化时代入境旅游为提升国家形象带来新机遇》,《新华智库研究》,2024年。


编写说明与致谢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课题组由新华通讯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卫东任组长,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任副组长,新华社研究院副院长崔峰任执行副组长,课题组成员包括傅琰、秦彦洋、冯候、任沁沁、徐壮、乌梦达、周慧敏、杨思琪、丁怡全、刘恩黎、解园、郎兵兵、陈爱平、刘锴、冯启迪、李骥志、崇大海等。课题组成员从新华社总社部门、国内分社、驻外分社抽调,均为从事新闻报道和研究工作的骨干力量。课题自2024年7月立项启动以来,历时5个月学习、调研、撰写、修改、审校完成。

在报告写作和发布过程中,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毕绪龙、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进平、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国际交流部副主任苗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鑫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闵方正、沈锐、杨豪哲在文献和数据收集方面作出贡献,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