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的“维西样本”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里雨曦 实习生 艾梦华 2019-04-13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维西县委、县政府要以开展“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精准营养干预(维西)健康扶贫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健康扶贫。

“没有党和政府我也走不成路。”

云南维西县的傈僳族村民李春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余年,10余年卧床。而如今,李春英已经能站在发言台上用本民族的话语讲述她患病和得到医治的全过程了,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双蛋白”。

4月11日,“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精准营养干预”健康扶贫行动在云南维西美洛村举行试点启动仪式。这是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首度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开展重点人群营养干预活动。

启动仪式上,云南迪庆州、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维西县相关负责人致辞,欢迎并支持“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精准营养干预”健康扶贫行动落户维西县,各方对该行动表达了殷切期望,试点成功启动和项目顺利落地,将对巩固维西县健康扶贫成效,推动基于“大健康”的农业和扶贫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外界关心的是,维西县的健康扶贫有何特色?

 

“国家队”的扶贫样本

为了更好地惠及营养缺乏的重点人群,积累双蛋白健康扶贫的科学数据和案例,使双蛋白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在维西县、迪庆州乃至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和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 消除因病致贫营养干预行动——中国直过民族精准营养干预(维西)健康扶贫试点》合作协议,并于4月11日在维西县攀天阁乡美洛村正式举行了试点启动仪式。

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许洋在致辞中表示,维西县作为全州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快推进健康扶贫是贯彻落实各级有关精准脱贫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维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关键之举。维西县委、县政府要以开展“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精准营养干预(维西)健康扶贫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健康扶贫,进一步提高贫困人群营养健康水平,让贫困群众少看病少生病,从根本上改变“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的现象,为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健康基础,坚决打赢全州脱贫攻坚战。

据悉,云南维西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直过民族、深度贫困和限制开发等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全县有深度贫困乡3个,贫困村12个,深度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9284户32796人,贫困发生率24.66%。

对此,维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余春桥表示,当前,全县上下正值脱贫摘帽攻坚的关键阶段,因病已经成为老百姓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健康扶贫已经逐渐成为维西县顺利脱贫的一大短板,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此次双蛋白工程精准营养干预(维西)健康扶贫的活动,预计对于提升建档立卡户营养水平、身体素质,尤其是慢性病人群体质具有良好效果。期望通过食物营养干预,达到提高直过民族地区贫困人群营养健康水平,让贫困群众少看病少生病,减少就医费用发生率。改变“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的现象,减少当地村民的医疗支出风险,尽力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贫困地区攻坚克难。

为做好本次试点启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在维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 前期已经开展了小范围的营养干预,从效果看,双蛋白食物对因风湿等慢性病致贫的村民健康起到了良好的营养改善作用。启动会上村民代表积极发言,表达了食用双蛋白食物后健康改善的激动心情,并希望活动持续开展,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并获益。

活动现场,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双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靖作为代表向村民代表捐赠双蛋白产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农业农村部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东阳表示,双蛋白营养干预,不仅要真正惠及蛋白营养极度缺乏的试点人群,还要积累大量科学数据和案例,使这一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在维西、迪庆乃至更大范围的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神奇的“双蛋白”

在维西健康扶贫的活动中,利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双蛋白食物”重点产品,推动深度贫困县重点人群的营养干预,它是当前脱贫攻坚艰巨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具体行动。

“双蛋白食物”是融合现代科技,精准互作营养,加快人体细胞损伤修复、调控消化与吸收代谢,增强细胞免疫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于2014年投入专项资金,安排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开展双蛋白项目系列研究工作。

2017年“双蛋白工程”被列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要求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加大力度创新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工艺,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从血液病临床干预结果表明,合理、安全的“双蛋白食物”干预,对于相关患者的多项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有利患者造血重建,并对感染预防和控制有积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健康水平。

此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与陆道培医院合作开展的“双蛋白干预对造血移植患者的临床改善及营养改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对于患者饮食的要求十分严格,稍有不慎会导致肠道感染甚至严重的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以黏膜损害为特征 — 肠黏膜呈充血、水肿、萎缩、上皮层坏死脱落,弥漫性黏膜裸露;肠壁正常结构消失,肠粘膜、肠功能修复慢;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对食物不耐受表现突出。同时患者临床表现为极度消瘦,肌肉组织丢失,不能独自站立行走,自理生活能力下降,生存质量降低。基于上述原因,移植患者营养问题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一大困境。

为解决白血病患者长期蛋白质营养严重缺乏问题,2016年3月食物营养所与陆道培医院成立“双蛋白—陆道培”血液病临床营养干预课题组,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I期双蛋白临床营养干预,干预效果受到陆道培白血病医院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

“以双蛋白食物为代表的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对于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民健康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王靖如是说。

本刊记者了解到,国务院领导对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牵头的“中国特色双蛋白工程”给予一系列的重要批示,农业部主要领导也多次重要批示,农业部批复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双蛋白工程实验仪器设备购置1270万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复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双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信通过有关方面对双蛋白研究的不断推进,双蛋白能够为国民健康起到更大、更深远的作用。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