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的伟大发展、40年来的开放变革,塑造了今日中国的独特气质与坚实成就。现实激荡人心,即便是对于传统的承续,也寄托着我们对自己身处时代的精微体验和美好愿景。
从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深刻反映我们时代的历史巨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使之展示于世界并成为后人了解我们时代的窗口,是当下中国文化的使命和任务。
阐述中国文化的时代特性,不仅要看它所面对的社会发展情况,也包括文化自身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线下到线上,新业态、新模式重新塑造了中国文化的产业链条。而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文化竞争的主要舞台,传统线下文化产品也在积极实现互联网化。在互联网上获得影响力,是一个文化产品、一种文化形成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文化和时代的关系,最终凝聚于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中。文化符号,换成产业语言就是文化IP。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形象、文化产品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IP也是中国故事的缩影和载体,参与全球软实力的竞争,并成为我们时代赠与未来的礼物。
继2018年之后,我们连续第二年发布文化IP报告,以此反映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建设进展的观察。
2019年的报告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化IP的国际化进程。这也是首次以电影、连续剧、动画、漫画、游戏、网络文学六大领域的IP为对象,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图景进行量化分析和综合性评估。
此前,我们只是在总体上感觉中国文化处于追赶地位。在全球化潮流的助推之下,中国的连续剧可以在非洲大陆赢得喜爱,中国的手游能够吸引上千万西方用户,中国的电影也可以受到好莱坞的赞许。但是,哪些才是我们当下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如何衡量它们的真正水准?我们又如何实现更踏实、更有质量的文化出海?
在2018年报告中,我们对IP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总结,包括:被市场和时间所验证、凝聚并沉淀用户情感和文化价值、持续创新和开发等三个主要方面。它们构成了我们对于IP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
在本年度IP报告中,我们仍然以上述三个支点作为主要评价要素。由于此次报告针对国际用户有关中国IP的反馈和评论,因此较2018年减少了“国际化系数”,而以“中国文化元素系数”替代,使能否传递中国元素成为评价IP“出海”能力的另一个关键维度。
建立全面、跨领域、大数据的IP价值评价模式,亦是新时代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显然,在中国强大的互联网产业助力之下,中国当代文化产品以强劲的姿态走上国际平台,在全球各地拥有了自己的忠实拥趸。而在未来,如何进一步赢得用户,如何凸显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考验着文化工作者的智慧。
新时代、新文创,期待着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发展道路更加宽阔、更加清晰。
特别说明
本报告统计周期为: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
本报告仅针对统计周期内,电影、连续剧、游戏(手游)、网络文学、动画、漫画六个领域在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新发布或者仍提供更新、下载服务的中国当代文化产品。在追溯IP源头时,也涉及实体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原创IP。
考虑到本报告主要评价中国IP的国际发展情况,上述文化产品源头追溯为国外IP的被剔除。同时,因各种因素导致在国内已下架的产品所涉及IP也不被计算在内。
由于优秀传统文化IP已分化为多个各具特色的当代文化IP,因此,在本报告中,《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将以它们不同的当代分支IP参与评价。
同时,考虑到中国文化事业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品中的角色、形象等文化符号还需要进一步成长,因此本报告仅针对文化产品IP。
第一章 强调中国元素的IP国际化评价体系
这是首次以全球视野,跨领域、全面评价中国IP的价值。除用户量等产业价值关键数字,也关注口碑、中国特征等文化价值要素,推动国家文化建设愿景和产业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合。
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量化IP价值,处理超过280万条数据。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多语言用户的使用、观看评论进行挖掘分析,实现对文化价值的客观评价。
采用全球领先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搜索结果是国内顶级水平的20至30倍。
国际化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
本年度报告继续沿用2018年报告中对于IP的定义。具体而言,就是在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统一的前提下具备以下特点:
1、 能够被市场和时间所验证,形成长期消费行为及消费期待;
2、 凝聚并沉淀用户情感和文化价值;
3、 持续创新和开发,通过不同主体的接力创造,形成一系列具有共生关系的文化产品。
根据以上定义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任务,在可量化、可比较的基础上,面向中国IP的海外传播实效,确定以下IP价值的关键要素和计算方式:
IP价值=用户参与度*口碑评价系数*开发度系数*中国文化元素系数
表1: 强调中国元素的IP国际化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说明 |
A用户参与度 |
A 用户参与度 |
入选IP的头部产品下载量、阅读量、人气等,并根据各领域情况,设定用户时间系数,以用户*时间的概念综合进行标准化处理 |
B口碑评价系数 |
B1 用户口碑 |
Twitter、Facebook等主流社交媒体(非新闻媒体账号)用户评论综合分析 |
B2专业评分 |
海外各领域专业网站评分 |
|
C开发度系数 |
C1 海外数量外产品数量 |
IP海外头部产品总数 |
C2 海外时间 |
IP第一个主要海外产品的落地时间 |
|
D中国文化元素系数 |
D 中国文化元素系数 |
IP是否体现中国元素及体现程度 |
基于可比性的IP候选规则
全球的线上文化市场,是由许多区域差异性极大的平台所组成。为了实现可比性,确定了如下规则:
1、 主要选取文化发达地区的平台或渠道作为圈定候选文化产品和IP的依据。因为文化发达地区,如北美、西欧的IP更具影响力,在这类平台上对IP进行比较更具实际意义。同时,针对特殊领域也参考了该领域竞争力突出国家/地区的平台或渠道,如动漫领域参考了日本、韩国的主流平台。
2、 主要选取具有多样性来源的平台或渠道。既指供给者来源多样,如某个平台本身就是文化产品生产者,则可能排斥其他生产者的产品,导致无法进行较为公平的对比;也指平台产品具有文化多样性,如多语种。
表2:候选产品选取平台
电影 |
主要来自亚马逊旗下电影票房资料库IMDb Pro的数据,同时参考了北美最大流媒体供应商Netflix的上线情况 |
连续剧 |
主要来自亚洲影视节目流媒体Rakuten VIKI的数据,同时参考了Netflix的上线情况 |
动画 |
主要来自全球知名动漫社交网站MyAnimeList的数据,同时参考YouTube的播放情况 |
漫画 |
综合考量在英语、东南亚小语种(印尼、泰语等)、韩语、日语地区落地的国际化或本土头部移动端漫画平台,如Line Webtoon、MangaToon、WebComics、Manga Rock、Tapas、Comico、KakaoPage、少年JUMP+、Ookbee Comics等 |
网络文学 |
主要来自以东亚(中日韩)产品为主的大型站点Novel Updates的数据,同时参考各地区主要的多语言站点,如Wuxiaworld、Gravity Tales、书声Bar、Rulate、Joylada等 |
手游 |
主要来自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下载量数据 |
在绝大多数领域,15名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排在前15名的产品与其后的产品,在用户量、关注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最终确定将上述各领域中国IP的TOP15作为候选产品,共计90个文化产品,它们共涉及74个IP(中国的文化符号建设还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大多数IP也处于形成之中,未达到理想状态。但本报告为便于理解和统一,暂均称为IP)。
本报告主要评价中国IP的国际发展情况,因此虽由中国企业生产、但文化产品源头明显可追溯为国外IP的没有入选,如电影《一吻定情》、手游《绝地求生》等。同时,因各种因素导致在国内已下架的产品所涉及IP也未被计算在内。
第二章 谁能讲好中国故事?
连续剧、动画原创IP极为稀缺,开发度有待提高
图1:排名分布情况和原创IP比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领域的原创IP
文学是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游戏(手游)位列第二。在74个IP中,文学原创IP占比过半。而文学原创IP中,又以网络文学为主体。
动画原创IP较为稀缺,且目前以儿童动画IP为主。
尽管欧美也有大量连续剧来自其他领域的IP改编,但是在上述74个中国IP中只有一个连续剧原创IP,国产连续剧的原创能力堪忧。不过与欧美类似,成功的连续剧改编对于提升其他领域原创IP的价值有极大帮助,典型案例就是《香蜜沉沉烬如霜》。它在本次评价中名列第三。
高名次的手游IP与用户参与度关系较弱,说明其在用户量之外另有较好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其口碑较好。但入选手游中只有《王者荣耀(国际版)》具有中国元素,其他产品虽来自中国企业,但并没有明显的中国特征。
由于开发度较低且缺乏中国元素,漫画IP集中在尾部,名次更易受用户参与度影响。只有《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近年来在海外有快速发展并有较好的用户评价,在74个中国IP的总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11。
图2:海外传播时间、产品数量和用户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圆点代表该IP产品数量多少,点越大、数量越多
产品数量较多的IP,用户参与度并不算高,即产品数量与用户量并不成正比;海外传播时间较长的IP,其产品数量也没有明显增长。一般而言,IP落地时间越长,文化产品应该越多、用户量应该越大,即IP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开发时长相应增加,但从中国IP的海外传播情况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整体水平不高。
电影中国特征最明显,吸引用户任重道远
图3:各领域IP中国文化元素的显著程度,颜色越深越显著
图4:中国文化元素系数与用户参与度之间的关系
电影IP具备的中国元素最为明显。文学IP以玄幻、仙侠类型为主,虽或多或少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其故事核心仍为西方魔幻、游戏等打怪升级的模式,也有西方文化色彩的名称、词汇,并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传播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分析可见,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中国元素较突出的IP其用户参与度并不高,显然,大多数中国企业还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上下更大的功夫、做出更多卓有成效的创新。
表3:2018-2019年度中国IP海外评价TOP20
排名 |
IP名称 |
1 |
流浪地球 |
2 |
妖神记 |
3 |
香蜜沉沉烬如霜 |
4 |
全职高手 |
5 |
延禧攻略 |
6 |
狄仁杰系列电影 |
7 |
红海行动 |
8 |
一人之下 |
9 |
斗罗大陆 |
10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1 |
狐妖小红娘 |
12 |
熊出没 |
13 |
王者荣耀(国际版) |
14 |
天盛长歌 |
15 |
扶摇 |
16 |
京剧猫 |
17 |
恋爱球球 |
18 |
斗破苍穹 |
19 |
逆天邪神 |
20 |
武极天下 |
TOP20:传统文化担当文化“出海”主力
图5:TOP20 IP中,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化、非中国文化比例
在TOP20 中国IP中,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IP占比达到75%。蕴含中国武侠文化或传统历史文化的产品仍然是海外用户较为青睐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
相比之下,较为清晰、明确反映当代中国题材的产品和IP,仅有《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和《全职高手》,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文化产品较为匮乏。
非中国文化IP,主要指那些无明显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
同时,TOP20 IP 源自网文、网络漫画、网络游戏的占14个,具有较强的网生特点。
图6: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非中国文化IP与用户参与度的关系
TOP20 IP中中国当代文化IP虽然数量较少,但用户参与度相对较高,即用户量较大,说明外国用户对中国当代文化IP有接受意愿。中国传统文化IP的用户参与度尾部效应明显,说明大部分产品竞争力较弱。
图7:TOP20 IP的主要海外产品类型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重要类型,影视产品扩大了IP的传播力和影响力:TOP20 IP中具有电影、连续剧或动画(传统上属于影视产品范畴)形式的有16个。而文学与漫画在TOP20 IP的产品形态中并不占优势。
影视化赋予了IP更直观的形象与更丰富的故事内容。对于国外用户来说,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直观的故事体验、更易于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内容。
如《香蜜沉沉烬如霜》原IP为网文,最迟到2012年就有外文翻译,但是始终仅在海外网文平台的小众范围内流转。由完美世界影视出品的连续剧版不仅登陆Netflix等主流渠道,在用户口碑方面也有非常好的反馈,超过《延禧攻略》这样的连续剧原创IP。
而从开发度看,《香蜜沉沉烬如霜》仅有一部电视剧,开发程度较低,却在用户参与度、用户口碑方面都有不错表现,使其排名超过绝大多数网文IP。
影视化成功的IP案例还有《流浪地球》。高品质、具有浓郁中国元素的影视化,是中国文化符号“走出去”的关键形式。
腾讯全面布局,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旗舰企业
图8:企业参与TOP20 IP的情况
图9:企业参与TOP20 IP产品的口碑得分
根据公开信息追溯企业参与TOP20 IP 的情况(持有版权或开发产品,高关联度公司参与IP的均计入母公司,如阅文集团—腾讯、优酷—阿里巴巴),差距较为显著:腾讯集团参与出品的有11个,超过半数;阿里巴巴集团参与4个,完美世界、万达影业等多家企业各参与2个。
在全部74个IP中,腾讯参与的有29个,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
腾讯集团的优势来自于全领域布局:既包括其优势的游戏、网文、动漫业务,也通过参与《流浪地球》等产品进入影视行业。
实际上,腾讯集团也是国内最早提出IP重要性的企业,并以此指导了全领域布局的实践。从实践中看,大型骨干企业最早开始转入对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如腾讯集团提出的“新文创”概念,强调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统一,并明确提出参与打造中国文化符号。这一理念也为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联网企业所认可。
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中国IP 建设的强势参与者,也是文化“走出去”的优秀实践者,未来的国家文化符号建设仍需依托互联网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影视领域(包含动画)的原创IP输出中,仍然由传统影视公司起主导作用,如中影、华谊、华策、华强方特等。
从主要体现文化价值的口碑评价分析来看,上述企业所参与的TOP20 IP口碑评价有如下特性:参与文化事业时间越早、布局越全面、类型越丰富,则用户反馈越好。
对比2018年国内IP评价的第一集团,头部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差距明显拉大,充分显示了旗舰型企业参与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第三章 讲好中国故事仍需精品
“叫好”才能“叫座”,游戏最受关注、口碑最好
图10:用户参与度与口碑评价系数得分的关系
IP用户参与度与口碑总体成正相关,即国际市场遵守“叫好也会叫座”的原则。因此,高质量、高口碑的产品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效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口碑分布看,游戏IP和文学IP相对较高,但是游戏IP的用户参与度逊于文学IP。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其原创IP的口碑和用户参与度都相对较低。但是,《流浪地球》这一IP正是由于电影较高的国际用户口碑,使其打破科幻小说的小众范围,进入到公众视野并且成为统计周期内最具价值的中国IP。
以上,也反映了中国优势文化产品品类的实际情况:面对好莱坞的顶级制作,中国电影仍需有质的突破;而以游戏、网文为代表的“二次元”产品态势良好。
需要强调的是,“二次元”IP几乎没有进行电影化,这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凭借IP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出影响力强大的电影产品?
制作为王,国内外用户审美标准相似性高
通过对社交媒体用户评论内容的聚类分析,文化产品口碑的提升主要与制作水平相关词汇有关。通过“神秘感”、“猎奇”等吸引外国用户,效果并不明显。
实际上,虽然大多数在海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IP都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但国外用户对于中国IP的称赞或抱怨极少与文化本身有关,更多涉及具体的品质问题,且与国内用户的反馈基本相同,如网文广泛存在情节拖沓,无论在海外还是国内,都是用户的吐槽对象。
以下为头部“二次元”IP海外用户评论聚类结果:
表4: 头部“二次元”IP海外用户评论聚类结果
作品 |
主要正向评价 |
主要负向评价 |
逆天邪神 |
令人愉悦、上瘾 |
情节重复、愚蠢 |
妖神记(网文) |
开头不错,有趣;角色设定很好,战斗戏很好 |
更新慢、烂尾;情节空洞、重复;爱情线不合理,且愚蠢 |
妖神记(动画) |
情节有吸引力;片长很合适;3D动画不错;没有不必要的华丽场景 |
片长太短,最好在20分钟;3D不是很流畅,建模不好;第2季衔接不好 |
武极天下 |
角色设定好;世界观设计很好;结局好 |
篇幅太长,不紧凑;情节重复;不喜欢后宫戏,支持一夫一妻;对女性不尊重;人物缺乏现实感,无敌强,没有缺点 |
修罗武神 |
修炼小说让人上瘾,对于刚接触网络文学的人来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
情节反复、漏洞很多;角色不饱满 |
一念永恒 |
开头很好,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幽默、有趣;人物设定很多,充满人格成长 |
后面的故事不好,烂尾 |
全职高手 (网文) |
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戏;主角的shameless和磨砺成长;爽,肾上腺素飙升 |
有些游戏情节难以理解;主角本身就是强者,磨砺情节毫无意义;对游戏战斗解释过度,节奏太慢 |
全职高手(动画) |
情节很好,很现实;人物很鲜活;动画效果不错,改变了对中国动画师的看法;音乐、配音都不错 |
角色面孔太像,容易混淆;缺少爱情线 |
电影影响力亟待提升,“二次元”期待破壁
图11:社交媒体讨论热度及口碑评价系数得分情况。圆点越大、用户对其评论量越大,讨论热度越高
游戏IP目前在海外最受关注、整体口碑最好。仅《王者荣耀(国际版)》一个产品引起的用户评论量,几乎就是电影、连续剧、漫画所有IP评论量之和。动画、漫画及电影的用户口碑和关注度亟待提升。如前文所述,中国电影面临好莱坞的优势竞争;漫画目前主要在日本、韩国落地,全球影响力有限;而动画以低幼题材为主,难以进入主流人群视野。
实际上从讨论平台看,网文、漫画难以进入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更多在专业平台进行讨论。而在这些小众空间,对于产品中的中国元素的关注度反而较高。
中国元素提升空间较大,耐心不可或缺
图12:TOP20 IP的所有用户评论中,“中国”及典型中国文化元素提及率的情况
各类中国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跨越国界,使全球各地的用户可以便捷地接触到中国文化。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企业的主要策略是先模仿西方产品,寻求在海外运行的经验积累。
更进一步,如何在迎合用户口味和发挥自身文化魅力之间寻求平衡,是当下中国文化产品生产和海外传播的重要命题。
通过对海外社交媒体用户评论内容的聚类,即便是具有典型中国特征的IP,它们所引起的对于“中国”及典型中国文化元素(如北京等地名、具体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内容)的讨论仍不明显。
换句话说,仅从用户反馈看,他们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去讨论“中国元素”。而目前关注“中国元素”的讨论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海外的华人,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和中国青年。
虽然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是从印度等国的经验看,文化产品是可以跨越文明之间的边界、达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统一的。但是,印度文化产业与西方文化融合已久,有数千年交流史、如今被西方较为接受的埃及文化也是如此。而中国文化的“出海”之旅,仍然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打磨。
从不够好到好,从好到更好,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必须迈过的门槛。
典型案例:《流浪地球》
图13:《流浪地球》海外传播热度及各类平台信息分布
图14:各类海外平台关于《流浪地球》信息的正负向情况
《流浪地球》是借助大众文化形式,成功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中国走向世界的IP案例。
相比其他领域的文化产品,电影是最具公众性的文化载体。《流浪地球》科幻小说很早就列入作者刘慈欣的系列作品翻译到国外,拥有一定的读者。作为一个源头为实体文学的IP,正是由于电影的成功推出,使《流浪地球》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引起关注和讨论。从热度可以看到,两个峰值分别是电影在国内上映和在Netflix上架。
进入公众关注范围的风险,就是可能存在不同的声音。相比“二次元”领域爱好者居多的情况,一部大众电影需要面对各种不同审美和价值取向的观众。这也是中国文化IP走向世界必须经历的考验。
《流浪地球》电影正面评价占比为63%,在中国IP的影视产品中具有较大优势。其中,新闻端好评占比较高,博客和汤博乐(TUMBLR,目前全球最大轻博客网站)的负面评价比例最高,分别为29%和26.5%。这种情形与2018年一些高成本的好莱坞商业电影非常相似。
主要正向评论观点:特效精美,CG水平较高,有些地方甚至能与好莱坞顶级科幻电影媲美;特别是地球接近木星后的片段,画面 “庄严又优雅”;“流浪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想法;对中国能够制作出高水准的科幻电影表示惊叹,认可它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巨制。
主要负向评论观点:剧情有些混乱,角色可以提升,情感表达生硬;没能准确地表达出原小说的思想内核;对推动地球的原理和方式提出质疑。
图15:《流浪地球》信息全球分布(其中China为来自中国境内的非中文信息)
虽然好莱坞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影生产地,但美国媒体和用户对《流浪地球》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
图16:《流浪地球》海外用户评论热词
与《流浪地球》同时被提及、关联度最高的热词是“Netflix”“Liu Cixin(刘慈欣)”“China/Chinese”。
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共有超过2万名用户提及《流浪地球》2.43万次,估计触达人群约3.15亿人次。男性对《流浪地球》的关注度远高于女性,性别占比分别为74.7%和25.3%。
图17:Twitter发布《流浪地球》信息较多的账号。
《流浪地球》相关推文转发量最高的是Netflix上架该片的消息。Netflix在全球范围内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这类强势渠道对于提升中国影视产品的知名度有极大帮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文章引发海外网友较高转发、评论,文章称“中国的科幻新片《流浪地球》中首次出现北京和上海被毁灭的情景”,网友由此对影片的特效水平、中国电影市场、同期电影票房等话题展开讨论。
用户还对故事背景设定展开热烈探讨,如地球能否脱离太阳系、主角一行人拯救地球的方法的可行性等。但这部分讨论仅从科幻电影题材和真实度的角度发散开来。
不过与国内观众较多讨论“中国式救援”不同,海外社交媒体用户似乎并未特别关注中国英雄和美国英雄的不同,而是较多将其与一些成功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进行比较。
典型案例:手游《王者荣耀(国际版)》
图18:《王者荣耀(国际版)》海外传播热度及各类平台信息分布
图19:海外各类平台《王者荣耀(国际版)》信息正负向情况
相比《流浪地球》因电影而在公众视野中短期内集中爆发,《王者荣耀(国际版)》则是长期运营、在细分领域产生影响力的案例。
虽然在下载量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但是《王者荣耀(国际版)》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长期保持着高热度。统计周期内,仅Twitter对其的提及就有12万次,其次为新闻、博客,分别有1.96万次和1.61万次。
在统计周期内先后出现了两次关注高峰,对应热点事件分别为:2018年9月,《王者荣耀(国际版)》正式登陆任天堂Nintendo Switch平台;2019年3月29日,日本人气偶像团体宣布其成员将直播《王者荣耀(国际版)》。
在此次统计的所有中国IP中,《王者荣耀(国际版)》的海外正面信息比例最高,达到87%,主流社交平台汤博乐、Twitter、Facebook的正面信息比例均在50%左右;部分新闻、博客的负面信息比例略高于其他平台。
主要正向评论观点:容易上手、对初学者很友好的游戏,兼顾竞技性;移动端和家用掌机端的操控感受与PC端的竞技类游戏十分接近;是当下MOBA类游戏中最好的产品;支持和肯定上架任天堂Nintendo Switch;画面美观性好。
主要负向评论观点:平衡性和角色多样性有待提升;游戏扣除信用分的机制需要完善。
图20:《王者荣耀(国际版)》海外信息全球分布
虽然美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游戏市场,但是《王者荣耀(国际版)》在这里的评论最多、热度最高,远超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英国、印尼、印度等,分布较为广泛。
图21:《王者荣耀(国际版)》的海外评论热词
《王者荣耀(国际版)》的海外评论热词和关联词大多与游戏相关,如游戏名、游戏名缩写、“游戏(game)”等。与其他IP不同的是,《王者荣耀(国际版)》存在大量“中国英雄”的名称,引起了部分国外网友的好奇,并进一步引来一些中国文化爱好者、华人的回应。
《王者荣耀(国际版)》在Twitter平台上的热度也是此次统计的中国IP中最高的:共有超过3万人次参与讨论,提及次数约4.26万次,估计触达人群1.75亿人次。男性占比78.4%,女性21.6%。
相比《流浪地球》,《王者荣耀(国际版)》更多在用户中讨论,较少引起媒体关注。因此,它的直接讨论人数较多,但触达人群低于《流浪地球》。
图22:Twitter发布《王者荣耀(国际版)》信息较多的账号
Twitter平台上发布《王者荣耀(国际版)》相关信息最多的是游戏资讯类账号。
图23:Twitter转发《王者荣耀(国际版)》信息较多的账号
从转发数量看,《王者荣耀(国际版)》在过去一年频频引发日本网民热议,多条高转发推文都与日本《王者荣耀(国际版)》活动相关。其中,转发量最高的推文来自日本人气偶像团体乃木坂46的账号@nogizaka46,宣布成员将直播《王者荣耀(国际版)》。但从评论内容来看,绝大多数仍为粉丝向的追星言论,仅有个别评论在表示期待之余简略地提到了《王者荣耀(国际版)》。
海外“二次元”领域KOL对《王者荣耀(国际版)》的影响力提升效果突出。如日本游戏达人岸大河、泰国二次元媒体MangoZero均发布了《王者荣耀(国际版)》入选亚运会的推文。
典型案例:动画《狐妖小红娘》
图24:《狐妖小红娘》海外传播热度及各类平台信息分布
图25:海外各类平台《狐妖小红娘》信息正负向情况
相比《流浪地球》和《王者荣耀(国际版)》,《狐妖小红娘》更集中于垂直领域。而它的IP价值的提升,也与从漫画转化为动画并且将动画向海外推出有极大关系。
2018年6月22日,《狐妖小红娘》在海外信息传播中出现了一轮热度高峰,主要原因是该动画更新了南国篇大结局。
《狐妖小红娘》在海外网络平台上的正面信息比例达到76%,信息占比较高的两个社交网站Twitter和汤博乐的正面信息比例都在80%上下,而博客网站负面信息比例较高,达到37.6%。
主要正向评论观点:角色塑造好,故事很深刻,结合了喜剧性和严肃性,包含一些有趣的文化概念(如死亡和重生);虽然不懂中文,但是认为配音很好听,配乐也很能渲染情绪;有接近完美的爱情;场景很华丽。
主要负向评论观点:开篇进展缓慢,用太多时间介绍角色(主要针对第一季);后续故事有点混乱,喜剧色彩和悲剧色彩混杂,情绪难以捉摸。
图26:《狐妖小红娘》海外信息全球分布
美国网友对《狐妖小红娘》的关注度最高,总体分布也较为广泛,在全球主要地区都有讨论。
图27:《狐妖小红娘》海外评论热词
海外用户在提到《狐妖小红娘》时也较多提到“Chinese”和“Japanese”,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动漫爱好者在关注《狐妖小红娘》的同时,也常会提及日本经典动漫《火影忍者》和《龙珠》等作品。
Twitter社交平台上,《狐妖小红娘》提及情况不佳,估计传播触达约为17.3万人次。用户性别比例非常接近,男性占比52.7%,女性占比47.3%。
图28:《狐妖小红娘》Twitter热门话题
与《狐妖小红娘》同时出现的占比较高的话题标签,最突出的是“动画”的拼音标签“donghua”。“donghua”是海外用户对中国动漫的统称;《狐妖小红娘》竹业篇占比5.9%;此外还有将于2019年发售《狐妖小红娘》黏土手办的日本玩具公司Good Smile Company。
从推文转发量看,Twitter平台上尚未出现传播效应很高的用户账号。转发量最多的一条推文来自美国动漫流媒体及发行商Crunchyroll的官方账号,参与回复的网友均在评论里表达了对《狐妖小红娘》角色的喜爱;其次为Good Smile Company美国公司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条黏土手办模型的推文。
第四章 关于打造中国文化符号的思考
1、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决定中国文化“走出去”成败的关键所在。相比国内用户,国际用户、特别是文化发达地区用户更为成熟、口味更为挑剔,电影等领域竞争更为激烈。
要想更好完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任务,为中国文化产业打开国际市场,为企业拓展全球空间,就不能沿袭“流量为王”、依赖人口红利的传统思路。更深入地挖掘文化价值、从而更充分实现产业价值的“新文创”,是新时代文化领域的有效发展路径和生产方式。
2、在电影等传统文化形式面临较大外部压力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可更多依托互联网文化产业经验,尽快推动“二次元”打破小众壁垒,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依托中国国内经验,推动国外相关领域的变化,如在动漫领域更多强调“共生”的理念,通过“共创”打造新的文化产品和IP。
3、主管部门应更多鼓励企业提升利用中国元素的认识和研发水平,必须破解在流行文化产品领域中国人只能卖“外国货”的局限。特别是在政策性补贴等方面,更多考虑文化产品中中国元素的融合程度,而不是只看海外用户量等指标。这必然会更好地鼓励企业重视文化价值的挖掘,包括更积极地与公益性文化机构相互连接,获取文化资源并使之增添活力。
4、政府层面应坚决扶持头部产品和头部IP,利用各方面力量助力其成为具有区域性或全球性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特别对于漫画等头部IP稀缺、尾部效应明显的领域,应集中资源扶持头部产品,以免在竞争力较低的产品上消耗资源。
5、在具体策略上,积极鼓励企业对电影、连续剧、动画等公众性文化形式进行投入,鼓励产品进入主流文化渠道。而目前,还缺乏此类针对性较强的鼓励、激励机制。
6、加强对于全球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关于中国IP全球影响力的长期监测机制,包括为企业提供更多公益性的信息服务,使其能够以较低成本认知国际市场;较多推广大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国际经验,建立相应培训机制,避免重复尝试、浪费资源;客观评价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建立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相统一的评价标准,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