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产经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工业母机行业“稳外资”策略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CBD发展研究基地主任高杰英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周圣杰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研究纵深”栏目中刊发了高杰英、周圣杰的文章《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工业母机行业“稳外资”策略研究》。文章提出,工业母机是大国重器,其供应链安全与外资布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是全球机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正面临高端技术升级受阻、产业链区域重组挑战,以及全球供应链脆弱性加剧等风险。研究表明,外资撤离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释放了市场需求空间、缓解了高端技术竞争压力,并创造了自主可控产业链区域重组的机遇。基于此,我国应在“技术自主”与“外资稳定”的平衡中,通过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打造“中国机床”品牌、完善服务生态和防范核心资产流失等策略,实现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外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摘要如下:
  • 社会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十五五”时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燕芬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要素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周适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研究纵深”栏目中刊发了黄燕芬、周适的文章《“十五五”时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文章提出,民生保障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十五五”时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关键在于建设好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的共建机制、以社会协同协商为抓手的共治机制、以坚持人民至上为宗旨的共享机制。摘要如下:
  • 金融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日本银行支持企业出海及对我相关机构带来的参考借鉴
    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高级会计师李红亮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陈卓|清华大学下属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特约研究员李海燕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李红亮、陈卓、李海燕的文章《日本银行支持企业出海及对我相关机构带来的参考借鉴》。文章提出,在日本企业大规模出海的进程中,日本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强化服务能力,为企业出海提供信息收集、风险管控、组织协调、政府关系、并购贷款等特色化服务;国有银行则侧重通过金融支持,助力日本企业开发和获取海外重要资源,维持和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本文拟系统梳理日本银行服务企业出海的做法经验,为我国银行机构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摘要如下:
  • 金融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数字化转型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
    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王军 ·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黄伟|青岛市贸易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邹晓飞|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副主任王晓娜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王军、黄伟、邹晓飞、王晓娜的文章《数字化转型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章提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重塑国际贸易流程、供应链结构与全球竞争格局。本研究基于中国外贸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特征,揭示外贸行业在数字化普及率、业务协同效率、供应链智能化,以及人才供给等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以青岛外贸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为例,提炼“数据+金融+协同生态”的闭环创新经验。研究最终从数字基建、技术创新、治理安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维度,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路径,为行业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摘要如下:
  • 宏观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多措并举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吴秋怡 ·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许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永刚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吴秋怡、许飞、李永刚的文章《多措并举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文章提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优化引资稳资质效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2025年外资流动最新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引资稳资面临的多维挑战与战略机遇。研究发现,受地缘政治风险、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面临外资回流、投资生产收缩等多方挑战。然而,高端产业创新能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超大规模市场基础扎实等,也为引资稳资带来机遇。建议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高端产业外商投资的确定性,依托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引资优势,借助供需双侧协同增强外资企业在华粘性,助推构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摘要如下:
  • 产经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统筹推进中老经合区建设打造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先行示范区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谢明华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苏志欣|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谭潇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谢明华、苏志欣、谭潇的文章《统筹推进中老经合区建设打造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先行示范区》。文章提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中老经合区)作为中国与老挝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兼具区域经济引擎、制度创新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属性。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老经合区进入发展快车道,不仅加速推进泛亚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更逐步构建起以铁路为主通道、经合区为支撑、辐射中国—中南半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建议通过系统谋划与统筹布局,聚焦政策创新突破、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将中老经合区打造成为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先行示范区。摘要如下:
  • 智库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人工智能+”助力中国智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路径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唐岚 ·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毅|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方慧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智库建设”栏目中刊发了唐岚、董毅、方慧的文章《“人工智能+”助力中国智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路径》。文章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智库建设”在我国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推动智库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提升复杂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已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然而,智库数智化转型也面临着知识生产主体偏移、AI+智库技术供给滞后、数据安全隐患、AI应用“零碎化”“形式化”以及“智能鸿沟”等挑战,亟须引起关注和重视。未来,我国有关部门需从加快技术供给、保障数据安全、拓展应用场景、规范技术伦理等方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智库建设”。摘要如下:
  • 智库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
    刘凌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5-07-28
    近期出版的2025年第3期《新华智库研究》,在“智库建设”栏目中刊发了刘凌的文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文章提出,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声音”开始为世界所关注和重视。建设专业化系统化的话语体系,抢占国际舆论阵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欧美发达国家智库相比,我国智库在建设水平、研究深度和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影响力较为有限,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建议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意识,加强智库与媒体协同,形成独特传播优势,放大国际舆论阵地的“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摘要如下: